第779章 琉球國 3-《我老爹是叫門皇帝》
第(2/3)页
時間長了,張懷芝都有些樂不思明……、
所以皇帝不召他回國,他也沒有上書請求允許自己回去。
但平靜的日子,總會過去。
在成化十六年年初,數百人的倭寇開始進入琉球國,燒殺搶掠,而琉球國如臨大敵,調兵遣將的前往剿賊,可卻連續失敗,而賊寇的入侵次數,越來越頻繁,人數也越來越多,琉球國毫無還手的力量,在最近的一場大戰之中。
五千王軍,也可以被稱之為琉球國的主力了,在一場遭遇戰中,被三千剛剛登陸的倭寇交戰,而后三千的王軍覆滅,可以說真里城的主力部隊,被全部殲滅,剩余的兩千余人潰敗回到了真里城,這個時候的琉球國在面對倭寇的時候,已經沒有任何反抗的實力了。
他們國內的船只,除了出使大明的艦船稍微龐大一些,其他的都是小漁船,海上打不過,而在島上,在陸地上,他們還是打不過,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窘迫已經產生。
國內很是悲觀,只能將希望放在了大明天朝的上使張懷芝的身上。
而張懷芝在看到倭寇侵擾之后的慘狀,女子被玷污,孩子被殺掉,老人被燒死,就已是義憤填膺了,他不懂兵事,也不敢說替琉球訓練新軍,只能將主意轉移到求救上面來。
此時琉球國的軍隊,完全不是賊寇的對手,遇到就跑,根本連戰斗的勇氣都沒有。
他知道,這要是時間長了,琉球國必亡。
孤懸海外,仍心向中國,并且從上到下都在期盼著明朝水師也能出現在他們的近海巡邏,趕走賊寇,讓他們恢復正常的生活。
在得到尚王求援國書后,張懷芝義不容辭,便開始想辦法回到大明朝。
可每次出海,只要是往大明的方向而去,都能遭受賊寇的船只,有數次都險些被追上,沒有辦法的張懷芝,只能先乘船前往九州島,找到了薩摩藩,也就是這些倭寇的背后東家。
第(2/3)页